賣了12萬臺,漲幅超過50%。
今年,要說制造業的明星,挖掘機無疑是最火的。
繼一季度被央視“點名”之后,二季度挖掘機一點沒有驕傲,延續了一季度高速的增長勢頭。
據CCMA挖掘機械分會最新數據,1-6月份,全國納入分會統計的25家主機制造企業,銷售了120123臺,同比漲幅超過50%。
這一數據接近了2011年歷史極值,125831臺,是歷史同期的第二高銷量。
風風火火的挖掘機給市場留下了三個問題:
都有誰賣得好?
為什么賣得好?
賣得好說明啥?
先看看都誰賣得好?
從品牌看:國產品牌絕對主力,三一、徐工和卡特彼勒占據國內市場前三位。
國產:59728 占比53.7%
日系:19126 占比17.2%
歐美:17463 占比15.7%
韓系:14859 占比13.4%
從結構看:大挖、中挖復蘇明顯,小挖市場份額稍有下滑,漲幅分別72.9%、80.7%和45.0%。
大挖:16281 占比14.6%
中挖:29619 占比26.6%
小挖:65276 占比58.7%
賣的好說明了什么?
挖掘機一直被視為經濟晴雨表,賣得好自然反應了施工需求旺盛。
但是,有一個指數不能忽略,就是“平均小時作業數”。
挖掘機不僅賣出去了,并且都在全力工作,這才是經濟狀況最真實的反應,也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
根據以前的經驗,大挖、中挖、小挖的盈虧平衡點分別為:2500-3000小時/年、2000-2500小時/年、1500小時/年。當施工需求超過盈虧平衡點時,市場需求將顯著增加。
那么,上半年挖掘機平均作業小時怎么樣?
根據小松官網公布數據,近三年小松建筑機械平均作業小時數變化情況與分會調查統計數據基本一致。設備平均作業小時數的提高,反應出下游需求的增加,并給市場需求提供穩健支撐。
為什么賣得這么火?
去年還是訂單生產,今年是生產什么都行,根本不愁賣。
背后的原因,一是國內的強勁需求,另一個是快速增長的出口。
2018年1-6月,納入分會統計的25家主機制造企業,一共出口了8895臺主機,同比增長了110.5%。
由于環保和機齡兩方面原因,國內挖掘機行業將進入為期5至6年的更新換代期,更新換代需求保證了增長的持續性。
業內人士認為,挖掘機高速增長的接力棒,已經交給下半年了。有一個情況值得注意,就是除了挖掘機之外,下半年起重機也將帶來驚喜,出現一波銷售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