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關鍵之年。9月4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工程機械行業成就展”在第十五屆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BICES2019)期間隆重舉行。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一行觀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工程機械成就展現場人潮涌動
成就展展區總長約300米,通過“行業巨變”、“重器崛起”、“技術發展”、“品牌力量”、“社會責任”和“工程機械行業突出貢獻人物”等6個板塊集中呈現中國工程機械行業70年來的歷史性跨越發展成就。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觀展
70年來,在黨和國家正確領導下,在全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經過不懈努力,克服艱難險阻,勇于創新,奮力拼搏,在跌宕起伏的歷程中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體系,實現了技術創新能力、產品開發能力、制造能力和產業鏈掌控能力的跨越式提升,發展成為裝備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機重工董事長吳培國觀展
廈工總裁陳天生觀展
龍工控股總裁陳超觀展
70年來,行業從1949年的幾家修理機具廠,發展到規模以上企業超過2000家,2018年全行業產值達到6000億元。一大批優秀企業正朝著國際化、綜合化、規模化的方向邁進。海外業務已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品牌產品出口到210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中國標準“走出去”的重點行業。
70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變革突破,技術研發基地從政府主導建立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到企業自主建設研發中心;科研實力從測繪仿制到自主創新;設計手段從手工繪圖到計算機智能化設計;研發的產品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規格到系列化;從立足于滿足國內經濟發展與國防需求到主動適應國內外各種不同市場需求,我國工程機械產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發展道路。
70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與新中國的建設同行。在三峽工程、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大興國際機場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毫無爭議的成為國民經濟建設的“利器”。同時在救災救援、精準扶貧等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也表現出了胸懷全局、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受到政府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本次成就展通過千余張珍貴的新老照片,生動的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工程機械行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繪就出一副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新時代奮斗圖,譜寫出一首激昂動聽的新時代交響曲。信心在這里升騰,力量在這里匯聚,干勁在這里激發,吹響了新時代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再次進軍的集結號。